随着全球电商市场的不断发展,东南亚地区正逐渐成为跨境电商的新蓝海。2025年,TikTok东南亚小店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需要应对诸多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TikTok东南亚小店的发展前景,并提供实用的策略建议,帮助跨境商家抓住机遇,实现业务增长。
根据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的预计,2025年东南亚电商市场GMV将达到1860亿美元,2023—2025年的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到15.68%。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东南亚地区庞大的年轻人口基数和不断增长的互联网普及率。东南亚地区拥有近7亿人口,平均年龄不到29岁,整体消费意愿强烈。
TikTok作为全球领先的短视频平台,在东南亚地区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其流量特点是年轻化、娱乐化,用户粘性极高。对于跨境商家而言,TikTok东南亚小店能够借助平台的流量优势,通过创意化、病毒式的传播方式,快速触达目标客户群体。
2024年以来,东南亚各国政府纷纷加强了对电商行业的监管力度,主要目的是保护本土企业利益和加强税收监管。例如,越南和印尼将在2025年提高增值税,泰国海关将对来自中国的进口货物实施100%检查。这无疑增加了跨境商家的合规成本和运营风险。
除了政策合规成本的增加,物流和平台费用的上涨也成为2025年卖家需要面对的挑战之一。多家物流服务商透露,由于东南亚物流需求的增长以及清关要求的复杂化,2025年从中国发往东南亚的物流费用可能会进一步上调。此外,Shopee菲律宾站和Lazada菲律宾站近期陆续宣布2025年上调Mall店部分类目的佣金费用。
近年来,东南亚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发生了显著变化。消费者更依赖移动端购物,短视频和直播电商的兴起极大改变了他们的消费决策。同时,消费者对便捷、快速的购物体验以及高性价比产品有更高期待。
依赖单一平台销售意味着利润空间被压缩。作为卖家,可以通过多渠道销售来增加业绩,充分利用各个平台的流量生态,以减小成本上涨的影响。例如,结合TikTok东南亚小店的优势,商家可以同时在Shopee、Lazada等平台开展业务,通过多渠道运营实现流量和销售额的双重增长。
卖家必须考虑不同市场的消费者的文化差异、语言习惯、支付习惯等,制定因地制宜的本土化运营策略。在选品方面,深入研究各国消费者的偏好;在内容呈现上,使用地道的本地语言表达,适配当地支付方式,如支持货到付款(COD),以减少支付障碍。
随着流量获取成本逐步上升,卖家需要更精细化地管理流量,以数据驱动实现流量的高效利用和转化。借助 AdsPolar 等智能工具,卖家可以实现广告投流的自动化管理。 AdsPolar 作为一款专为跨境电商卖家打造的一站式智能广告管理工具,能够帮助卖家在TikTok等平台实现快速测品、挖掘爆品,并通过数据看板集中展示投流数据,提升广告效果。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东南亚市场,品牌化是必然选择。品牌化能够帮助卖家摆脱价格战困境,提升溢价能力,还能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增加复购率与口碑传播。通过内容营销和社交推广,如短视频、直播及与KOL合作,能快速提升品牌曝光度。
产品和店铺运营的合规性和合法性至关重要。卖家应确保产品按规定流程进行认证,注册当地商标,并避免销售任何违反法律法规的产品。同时,及时关注跟踪当地政策变化,提交合规文件,避免违规,才能有效规避东南亚电商市场的风险。
尽管2025年TikTok东南亚小店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其市场潜力依然巨大。通过多渠道销售、本土化运营、精细化运营、品牌化运营以及合法合规经营,跨境商家可以有效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实现业务的持续增长。 AdsPolar 等智能工具的使用,将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助力商家在东南亚市场取得成功。